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团十九大对未来五年共青团建设和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四川共青团将高举伟大旗帜、牢记重要嘱托,团结引领全省广大团员青年踔厉奋发、苦干实干、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贡献青春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部署要求,切实履行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社会管理服务组牵头单位职能职责,更好引导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有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等应急安全相关工作,今年3月,团省委启动实施四川省应急安全志愿服务赋能提升计划,构建应急安全志愿服务“平战结合”模式,以“建立一项工作机制、打造十支核心队伍、开展百场培训演练、覆盖服务千个社区”为重点任务,引导全省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应急安全志愿服务。
5月22日,团省委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教育厅、省民族宗教委、民政厅、自然资源厅、应急管理厅、省消防救援总队、省红十字会、国网四川等单位,在甘孜州泸定县举办“青春志愿·守护生命”应急安全志愿服务省级示范活动,开展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社会管理服务组桌面推演,召开2024年四川省应急安全志愿服务工作交流座谈会,并启动“青春志愿·守护生命”校园应急安全课堂项目,围绕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洪涝灾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应急救护等六个部分开展应急安全课堂,目前已覆盖23所中小学、1.2万余名学生。
6月20日,团省委印发《关于组织动员全省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防汛有关工作的通知》,建立防汛期间紧急联络和灾情快报制度,通过广泛组建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队的形式,组织动员广大青年,特别是应急管理、消防救援、水利、交通运输、能源电力等与救灾工作密切相关的行业青年,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参与险情排查、抢险固堤、河道疏通、紧急疏散、物资转运、后勤保障等任务。
7月31日,团省委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应急管理厅、省红十字会等单位,在眉山市启动开展四川省应急安全志愿服务防汛减灾行动月省级示范活动,示范带动全省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将8月作为应急安全志愿服务防汛减灾行动月,重点围绕防汛减灾、地灾防治、应急避险等主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以来,团省委在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基础上,择优遴选眉山市应急救援志愿者协会、凉山州蓝豹应急救援中心等10支应急安全志愿服务队伍作为省级核心力量,覆盖建筑物倒塌搜救、山地搜救、水上救援、通信和后勤保障等多个领域JN体育平台,通过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帮助对接资源、给予资金装备支持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应急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标准化、组织化水平,示范带动全省各级团组织建立专业应急安全志愿服务队伍130支,储备骨干志愿者4000余人,广泛开展应急安全培训演练和进社区(村)活动。截至目前,已举办应急安全培训演练150场,开展各类应急安全志愿服务活动9000余场,参与志愿者12万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超58万小时。
团成都市委积极联动市应急管理局、红十字会等部门,明确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工作清单,有效构建应急安全志愿服务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应急安全志愿服务队伍培育,推荐邛崃雄鹰救援中心、郫都蜀都志愿服务发展中心入选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核心队伍,并常态化联系应急安全志愿服务队伍6支,给予一定项目支持。广泛组织应急安全志愿服务进社区,联合属地团组织在鹤山街道、成华小学、莲花社区等开展山洪、地震、火灾逃生演练7场,依托“青聚锦官城·青年志愿服务”平台开展应急安全社区宣传志愿服务项目159场。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科普活动,依托成都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常态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活动72场,覆盖市民和青少年3200余人次,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团雅安市委构建“共青团+社会组织+志愿者”工作模式,赋能应急安全志愿服务。将160家社会组织按服务类别科学分类,组建特殊群体关爱、心理援助、联合救灾、志愿服务、妇女儿童发展等5个社会组织公益联盟,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实战训练,提升联盟成员应急处突能力。按照专业化、规范化、组织化的标准,联络蓝天救援队、民生救援队、众安救援队、方舟救援队等9支民间救援队伍,建设装备齐全、能力突出、优势互补的专业救援力量。整合村组干部、社工人才、青年志愿者等力量,组建140支社区骨干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600余场。其中,在汉源县马烈乡“7·20”山洪泥石流灾害应对中,建立青年志愿者工作站15个、青青儿童乐园4个,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80场,服务群众1200余人次。
团甘孜州委结合履行州抗震救灾指挥部社会管理服务组职能职责,不断完善应急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协同联动,理顺应急志愿者和社会组织招募、登记、派遣、报备等工作流程,确保发生灾情能迅速响应、快速落实。强化队伍建设,建立灾害应急救援、森林草原防灭火、人员疏散引导、公共卫生等各类志愿服务队41支,完善应急志愿服务队标识、标牌、旗帜,储备毛毯、饮用水、医疗救援包等救灾必备物资。持续开展“青春志愿·守护生命”应急安全志愿服务活动,在雅江县“6·10”泥石流、康定姑咱“8·03”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应对中,积极组织应急安全志愿者参与物资管理、秩序维护、青少年关爱、灾后恢复等志愿服务。
团攀枝花市委按照“平战转换”原则,从三个方面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投身应急安全志愿服务。提升应急能力,组建应急安全志愿服务队36支,以“科普+应用”的方式,开展应急救援知识培训30次,培训人员超2000人次;补充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筹备救援装备1300余件。开展应急演练,采取“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的方式,与多部门联动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培训演练等活动120场,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提供咨询服务7500余次,服务时长达5400余小时。宣传应急知识,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微信、微博、B站等团属新媒体平台宣传应急安全知识,播放防灾减灾警示教育片,阅读量超过2万余人;线
完善应急安全志愿服务联动机制,深入实施应急安全志愿服务赋能提升计划。组建应急志愿服务队伍,整合后勤保障、心理疏导等资源力量,纵向组建“市县镇村”四级青年志愿服务队,横向组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队,各类志愿服务队数量达345支,成员4630名。完善志愿者常态化沟通机制,建立团干部、青年志愿者、青年突击队交流群,及时发布各类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动态掌握专业力量、设备配置等情况,提升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动员力和组织力。加强应急能力培训,协同红十字会、消防救援局设置应急救护、消防安全等课程,定期开展线下培训、应急沙龙等活动,培养一批持证的专业志愿者。
持续推动应急安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以团干部、行业部门青年、退役军人、青年志愿者骨干为主体,建立“市级设支队、县(区)设大队、乡镇(街道)有小队、村(社区)有班组”四级青年应急安全志愿服务队伍体系。联合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支队、红十字会等部门,将志愿服务力量培训纳入业务部门培训体系,整合市县青志协、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联盟资源,开展救护培训、实训演练活动6场,覆盖800余名志愿者。以“青春志愿·守护生命”为主题,突出宣讲内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常态化开展进社区、进农村科普宣讲志愿服务活动68场。
聚焦“灾前预防”“灾时救援”“灾后安置”3个环节,扎实推进应急安全志愿服务工作。灾前建立协调联动机制,成立应急安全青年志愿服务队24支,依托中心城镇专职消防救援站及片区应急管理中心,设立5个片区服务站,常态化参与属地乡镇灾前排查,开展专业培训、应急抢险联合演练。灾时强化应急反馈机制,实行“乡镇调度、团委协调”工作机制,协同交通、经信、卫健、消防等部门,组建道路疏通、通讯维护、医疗救援、消防应急等专业应急安全志愿服务队伍,参与转移安置、抢修维护、交通保障等任务。灾后完善服务保障机制,联合工会、妇联等对重点人群开展情绪疏导、政策宣讲,协助开展搬运救灾物资、农业生产自救等工作,形成应急抢险救灾工作闭环。
多措并举助力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建立“共青团+县直部门+志愿者组织”联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定期会商研判灾害风险,组建应急安全志愿服务队14支,建立青年志愿者储备库并实时更新,健全队伍力量。聚焦实战化、科学化,开展防汛志愿服务专题培训1期、实战演练13场,定期复盘工作短板和缺项,协同部门完善防灾举措、堵塞工作漏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深入村(社区)一线和灾害易发区域,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26次,向重点人群开展“敲门行动”,宣传汛期安全防护、突发事件处置等相关知识,发放防汛宣传资料1500余份。JN体育,JN体育,JN体育,